瀘縣學生死亡事件通報
4月5日20點,瀘州市公安局官方微博發(fā)布關于瀘縣太伏中學一學生死亡事件的情況通報,通報感謝社會各界對瀘縣太伏中學一學生死亡事件調查工作的關注和輿論監(jiān)督,同時表示省市縣公安刑偵部門正全力開展調查工作。
人民日報評論:權威聲音如何才能擲地有聲
近幾天來,四川瀘縣太伏中學一名學生突然死亡的事件,引發(fā)社會關注。據(jù)瀘縣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瀘縣”通報:“現(xiàn)有證據(jù)排除他人加害死亡,具體死亡原因需依法按程序待家屬同意后尸檢檢驗確認”。但這一結論,沒有終結人們對于學生死亡原因的探究。
面對一起突發(fā)的死亡事件,分析與評論的基點只能是客觀事實。在弄清事實之前,“被毆打致死”“黑社會參與”“政府包庇”等諸多傳聞,都可能包含捕風捉影甚至惡意造謠的成分。在這個時候,及時準確的信息公開、權威可信的尸檢結果,有助于厘清事實,擠壓謠言生長、傳播的空間。
對事實的調查有一個過程,還原真相需要遵守程序、嚴謹細致。但與此同時,也有一些問題值得人們思考:為什么這一原本可能并不復雜的突發(fā)事件,會逐漸發(fā)酵升溫、引發(fā)輿情,最終演變成公共事件?對于當?shù)卣块T發(fā)布的權威信息,為什么不少人并不信服,反而各種傳言亂飛?
這幾年,地方政府回應公共事件的能力大有提升,無論是建立新聞發(fā)言人制度還是搭建“兩微一端”,信息公開的力度日益增大,貼近群眾的努力顯而易見。但在一些地方的實踐中,新平臺背后的舊思維恐怕并未完全轉變。面對突發(fā)問題,管制大于引導、被動多于主動、對立多于對話、回避多于回應的情況還所在多有。一封堵,將良性溝通的渠道先堵上了,再張口,信的人就少了,以致最終出現(xiàn)四個蓋子蓋五個水壺的手忙腳亂,演變成“千斤撬四兩”的大動干戈。
從輿情紓解看,針對各種謠言,自然需要加強內容管理。從過往的案例看,確實存在不少因造謠傳謠、最終導致輿論反轉的情況。作為“吃瓜群眾”,一定要冷靜客觀,越是對那些匪夷所思、令人激憤的傳聞,越要多長幾個心眼,不要輕易著了謠言的道。而從管理部門來說,及時滿足公眾正常的信息需求,有說服力、有針對性地開展輿情引導至為關鍵。
突發(fā)事件的輿情處置,曾有“黃金4小時”法則。隨著微信等即時通訊工具的普及,4小時的時間窗口可能還在進一步縮小。如果不能及時而有步驟地發(fā)布權威信息,有效管理社會心理預期,情緒就可能海量堆積,真相就可能無路可走。因為管理能力不足、錯過發(fā)聲最佳機會,政府部門在輿論風潮面前百口莫辯的教訓已經(jīng)不少。
進一步說,如何與公眾互動,事關政府部門的公信力。前些天,某官微因發(fā)布一張“毛驢懟大巴”的圖片,不僅沒為事態(tài)減震,反而刺激公眾視點脫離問題本身朝負面發(fā)酵。這樣的反例,需要反思的怕不止是新媒體運營的方式方法。
瀘縣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中,旁觀者做出任何具體的結論都為時尚早。透過一系列類似的事件我們當前可以得出的認識是:在化解輿情危機中,管理部門既不能陷入清者自清式的沉默是金,更不能滑向先消極怠惰、后大動干戈的被動境地。
掌握好時、度、效的統(tǒng)一,公斷才能服眾,權威聲音才能擲地有聲。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ID:cns2012)綜合新華社、人民日報評論(ID:rmrbpl)、@ 平安瀘州 官網(wǎng)微博、四川在線。本文不代表《財經(jīng)》立場。
監(jiān)制 | 李勇 責編 | 賈苗苗
責任編輯:肖舒
- 陜西一女子抱子從25樓墜亡 家屬稱其患產(chǎn)后抑郁2017-09-25
- 漳州一男子不幸墜亡電梯井 具體原因還在調查中2017-09-13
- 湖南寧鄉(xiāng)3歲男童溜進正裝修的鄰居家 不慎從18樓墜亡2017-08-15
- 杭州多藍水岸小區(qū)4歲女童從21樓窗戶墜亡 父母外出上班2017-08-02
- 女游客玩“翱翔紫禁”游戲時墜亡 從10米高座椅上墜落2017-08-01
- 父母外出兒子墜亡 房東賠付5萬多元 孩子父母擔主責2017-07-20
- 女子9樓墜亡七旬老母拽十余分鐘被掙脫 曾稱有人要害她2017-07-20
- 外婆乘電梯不慎脫手4月大外孫墜亡 家人起訴商場2017-07-11
- 2歲女童陪父母看房墜亡 涉案銷售員嚴重違反了安全管理規(guī)定2017-07-10
- 漳州8歲女孩凌晨獨自從10樓陽臺窗戶爬出墜亡2017-07-10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女子網(wǎng)購貨不對板 商家爽快退款還多退1萬?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