蘊含深刻文化內(nèi)涵的非遺,總這么讓人深深迷戀。梳篦、留青竹刻、亂針繡,在時間的洪流中傳演不息,是龍城最耀眼的符號!
這首流傳千年的母愛頌歌《游子吟》,由唐代著名詩人孟郊所作,親切誠摯,藝術(shù)地再現(xiàn)了平凡而又偉大的人性美,千百年來贏得了無數(shù)讀者強烈的共鳴。但是,你可能不知道,這首家喻戶曉的唐詩名篇,與常州頗有淵源——它是孟郊居官溧陽時所作。而孟郊與《游子吟》的故事,流傳于溧陽市南渡鎮(zhèn)舊縣村一帶,2015年還被列入省級非遺項目名錄。
孟郊(751-814),唐代著名詩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縣)人,現(xiàn)存詩歌570多首,以短篇五言古詩《游子吟》為代表作。唐朝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孟郊到任溧陽縣尉,權(quán)責是抓捕賊盜、維護治安等武職。這一年,孟郊整整50歲,已是知天命之年。
孟郊任溧陽縣尉四年,他喜愛作詩,時常走出縣署的土旱城,尋幽訪勝,流連忘返。孟郊時常騎一頭毛驢,帶著隨從,到平陵城遺址悠游。孟郊在這里搭設一間茅屋,茅屋前的水潭里雜草叢生,常有野鴨出沒。孟郊用竹竿攀弓、竹枝為箭,以射野鴨為樂。后人將孟郊搭設的茅屋取名為“射鴨堂”。孟郊在溧陽縣尉任上,把老母親從浙江老家接來奉養(yǎng)。一天夜里,老母親在如豆的油燈下,為知天命之年的兒子縫補衣服,此情此景,讓孟郊很是感動,即興寫下了《游子吟·迎母瀨上作》:“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簡潔質(zhì)樸而又深情的文字,表達了母愛的偉大和孟郊的深深感恩。
孟郊離任時,一貧如洗,兩袖清風。9年后,孟郊寂寞去世。溧陽人以孟郊為賢人,為孟郊畫像,供奉在勝因寺內(nèi),讓一代代溧陽人懷想紀念。
《游子吟》,曾被譽為“中華第一詩” 千百年來,《游子吟》好評如潮。1992年,香港舉辦“最受歡迎的唐詩評選”,《游子吟》名列榜首,被譽為“中華第一詩”。 2006年5月,上海市詩詞學會會長陳鵬舉在《新民晚報》開辟的專欄《偶注唐詩》上,對此詩這樣評論:“這首詩,確實流芳千古了。詩人在《游子吟》題下自注‘迎母瀨上作’字樣。這首詩誰也看得懂,誰也感覺得到,又誰也這樣期望著的,這首詩不會死,只要有人還活著,這首詩就會流傳。這首詩出生在唐代,是唐代的光榮。這首詩是唐詩,是唐詩的光榮。”
《游子吟》不但被廣為引用,還流傳到了海外。2009年6月17日晚上,俄羅斯在國家大劇院隆重舉行慶祝中俄建交60周年文藝晚會,時任我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俄羅斯總統(tǒng)梅德韋杰夫蒞臨觀賞。晚會上,一位俄羅斯表演藝術(shù)家用漢語朗誦了孟郊的《游子吟》,博得了全場嘉賓的熱烈掌聲。
溧陽市文廣體局社文科科長周國翃告訴小布,2013年,央視一年一度的“清明詩會”在溧陽天目湖畔舉行,央視多位著名主持人參加了詩會,著名表演藝術(shù)家梁波羅深情地朗誦了《游子吟》。
歷代溧陽縣志多次提及孟郊雖然孟郊在溧陽任職時間只有四年,但是,他的人品、文品在溧陽民間留下的影響卻是深遠的?!稒n案柜》記者從溧陽市地名辦了解到,從宋代至清代,溧陽文人吟詩作詞緬懷孟郊的就有十多人。至清嘉慶時,史炳編撰《溧陽縣志》時,他把平陵城及射鴨堂列為溧陽名勝之一,由蕪湖的汪鴻繪圖,史炳題詞。宋代時,在溧陽縣城的勝因寺內(nèi),置李白孟郊祠。明代溧陽詩人陳周有詩《勝因寺二賢像》,詩云:“當年疏放客,豈不愛廷評?一日文章在,千秋廟貌生。”
明弘治《溧陽縣志》在“名宦”中,有孟郊的簡介,文中提及“迎侍母溧上,嘗為游子吟。”在“附錄”中,收輯其詩《游子吟》《溧陽秋霽》《審交》《織婦辭》,以表明這四首詩是在溧陽所作。清嘉慶《溧陽縣志》在“文題名”、“名宦”中,均有孟郊的條目及介紹,并收錄了他的五首詩作。1992年新編《溧陽縣志》,在“人物”中,有500余字介紹孟郊,對其詩作也有提及。對于舊縣當?shù)厝?,《游子吟》是從小就常聽長輩們念叨的故事溧陽市文廣體局社文科科長周國翃告訴《檔案柜》記者,上世紀80年代初,溧陽文化部門在做文化普查時,發(fā)現(xiàn)南渡當?shù)亓鱾髦辖寂c游子吟的歷史文化故事,從那時起,便開始著手做一些記錄和整理工作。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打鐵花,流傳于豫晉地區(qū)民間傳統(tǒng)的煙火2017-12-2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