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16日,第二屆中國僑智發(fā)展大會在福州開幕。作為全國、全省重點僑鄉(xiāng),福州擁有遍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460多萬海外鄉(xiāng)親。

近年來,福州牢記殷殷囑托,進一步構建“大僑務”工作格局,以僑為“橋”,利用海外僑胞融通中外的獨特優(yōu)勢,以及福州良好的營商環(huán)境,推動“僑”與“鄉(xiāng)”雙向奔赴,吸引了愈來愈多的榕籍海外僑胞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發(fā)展,其中不少歸僑傳承、創(chuàng)新、弘揚壽山石雕、脫胎漆器、軟木畫等福州文化名片,讓更多閩都工藝走向更廣闊的世界舞臺,助力打造閩都文化國際品牌。

15日,記者采訪了幾位不遺余力向世界弘揚閩都工藝之美的歸僑,了解他們傳播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理想,以及向世界講好福州故事的情懷和追求。

榕籍僑胞助閩都文化出海出圈

郭麗在創(chuàng)作軟木畫。

意大利歸僑郭麗

讓軟木畫“枯木逢春”的守藝人

“軟木畫是我們福州人獨創(chuàng)的‘奇畫’,也是我一生的事業(yè)。我一定要把這項技藝傳承下去,讓它重回昔日的輝煌。”柔弱文靜的福州軟木畫館主理人郭麗一邊收拾參加《非遺里中國》拍攝的用品,一邊說道。

“80后”郭麗出生于羅源,20歲時只身赴意大利威尼托大區(qū)美術學校學習,畢業(yè)后在意大利一家工藝品公司擔任設計師,并于2005年開設了一家綜合性咖啡廳,收入頗豐。

2007年,郭麗帶著歐洲栓皮櫟樹皮(軟木畫原材料)到福州軟木畫店推銷時,被融“雕”“畫”于一體的軟木畫所震撼。獲悉原本輝煌無比的福州軟木畫瀕臨技藝失傳窘境時,郭麗決定重振軟木畫。

2010年,郭麗毅然放棄意大利的優(yōu)渥生活,回到福州投身軟木畫行業(yè)。她先后師從吳傳福、陳君錕、吳學寶等軟木畫大師。“每天從上午7點半,學到下午5點,中午休息一小時。傍晚回家后,繼續(xù)拿起刻刀練習。”郭麗從學習切樹枝開始,再到拼接木料、切線、做瓦片、做亭子。郭麗堅持了三年這種枯燥的練習,從“小白”變成了熟練掌握各種技藝的軟木畫能手。

郭麗認為,要想讓軟木畫傳下去、火起來,就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她嘗試把水晶融入軟木畫,改變傳統軟木畫框架呈現形式,并解決了軟木畫怕水怕摔、不便攜帶的難點;將三山兩塔、馬鞍墻、大榕樹等“蝦油味”十足的福州元素設計成軟木畫“主角”;將軟木畫與臺燈、茶盤等結合,賦予更多生活實用功能。

郭麗多元而個性化的軟木畫作品,先后榮獲多項國家級及省級金獎;2021年被選為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伴手禮,2023年被外交部選為外交禮品,以及省市指定禮品等;3件作品被中國工藝美術館收藏。

創(chuàng)作之余,郭麗參加各種比賽、展銷會,推廣軟木畫;兼任福建商學院、福建華南女子職業(yè)學院客座教授,開設軟木畫講座;直播帶貨推介軟木畫;赴西班牙、比利時等國家展演;在市僑聯支持下舉辦專題活動向華僑華人推介軟木畫。2021年7月,她在南后街133號開辦福州軟木畫館。

“明年將再推出幾款符合外國人審美的軟木畫日用品。”如今已是省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軟木畫市級非遺傳承人的郭麗告訴記者,目前推出的軟木畫禮品受到歐洲消費者青睞。她將繼續(xù)努力,把更多的軟木畫作品“寄”往世界各地。

榕籍僑胞助閩都文化出海出圈

吳青在打磨大漆桌面。

日本歸僑吳青

創(chuàng)新金屬胎體的大漆技藝傳承人

“希望通過我的一點努力,能與同行一起推動福州漆藝不斷發(fā)揚光大。”在朱紫坊31號的千文萬華堂里,福州市脫胎漆器行業(yè)協會常務副會長吳青和記者談起了自己的漆藝夢想。

“70后”吳青出生于晉安區(qū)西園村,1994年前往日本東京打拼,并于2000年在西安創(chuàng)辦了專門提供給日華人觀看的網站。2006年,吳青回到福州進入傳統工藝行業(yè),被神秘的大漆折服,開始收藏、研究漆畫、漆器等漆藝作品。

“制作脫胎漆器,要歷經制胎、裱布、刮灰、罩漆等幾十甚至上百道工序,需要精湛的技藝和極大的耐心。”吳青笑稱自己是“天生漆藝人”。

“非遺的保護、傳承和發(fā)展,離不開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只有將傳統技藝與現代審美相融合,走進百姓日常生活,才能讓非遺技藝真正活起來、火起來,煥發(fā)時代新的風采。”吳青在掌握大漆髹飾技藝后,就開始嘗試將已遠離人們生活多年的福州漆器再度融入現代人的日常生活。他和老師陳天灨共同探索將傳統布胎換成銀器、錫器等現代工藝品,但由于銀器等金屬器的熱脹冷縮比較顯著,所以起初的研究并不順利。經過多次失敗后,他們逐步改進技藝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歷經2年,研發(fā)出銀胎漆器產品,吳青也由此獲評金屬胎體大漆髹飾技藝非遺傳承人。

記者看到,千文萬華堂里陳列的茶杯、茶壺等漆器茶具,均是以銀為內胎,以漆藝髹飾技法進行裝飾,兼顧實用性和觀賞性;還有一些與傳統漆藝相結合的柜子、茶桌等現代家具,生活氣息十足。

近年來,吳青在精進技藝的同時,不斷加大推廣福州脫胎漆器的力度:和日本輪島漆器協會合作,以福州脫胎漆器為基礎,利用蒔繪、沉金等特殊技法進行裝飾,打造符合時代審美的中日合作漆器;在歐洲、日本等地舉辦展覽,向世界展示福州漆器;通過涉僑機構,向參加“尋根之旅”的華裔青少年,以及海外鄉(xiāng)親宣傳福州漆藝文化的獨特魅力,弘揚閩都文化;與抖音、視頻號上的工藝品直播銷售大V合作,向世界推廣福州漆藝。

榕籍僑胞助閩都文化出海出圈

陳杰(中排左二)觀看職業(yè)技能競賽參賽選手創(chuàng)作。

日本歸僑陳杰

弘揚壽山石文化的雕刻協會掌門人

“希望能夠為弘揚壽山石文化貢獻一份綿薄之力,也向世界展示壽山石雕巧奪天工的技藝。”正在外地出差的福建省雕刻藝術文化協會會長陳杰說到前幾日舉辦的2024年“工匠杯”福建省壽山石、玉石雕職業(yè)技能競賽時,仍難掩激動。

陳杰1970年出生于福清高山鎮(zhèn)玉樓村,1991年到福州市區(qū)從事壽山石原石交易,后于1999年到日本發(fā)展。

根深蒂固的壽山石情結,讓賺到第一桶金的陳杰于2007年回到福州經營壽山石雕,并擔任福建壽山石福清聯誼會秘書長一職;2015年當選為福建壽山石福清聯誼會會長。

2018年,陳杰牽頭推動福建壽山石福清聯誼會與省一級社團組織福建省雕刻藝術文化協會深度整合,將福建壽山石福清聯誼會并入福建省雕刻藝術文化協會,并接任福建省雕刻藝術文化協會法人兼會長。

此后,陳杰開始了一系列弘揚推廣壽山石文化的動作:2021年聯手中國壽山石館等舉辦“福韻清心·福清雕刻收藏展”,2022年在福清僑鄉(xiāng)博物館舉辦“玉融匠心——2022年迎新春玉石·壽山石雕作品展”,2023年聯手福建省輕工業(yè)聯合會、福建省財貿輕紡煙草醫(yī)藥工會工作委員會等舉辦2023年福建省“工匠杯”(壽山石、瑪瑙玉石)職業(yè)技能競賽……

目前,陳杰在思考經營模式如何與時代接軌,比如拓展線上平臺、開發(fā)壽山石雕衍生品等,同時策劃到世界各地巡展,進一步弘揚、推廣壽山石文化。

除了上述三位歸僑,目前福州還有新加坡歸僑林正佳創(chuàng)辦了福建省沈紹安漆藝博物館,榕籍愛國僑領曹燕靈和丈夫陳文源創(chuàng)辦了大觀美術館等。

這些館、堂都已成為推動福州文化藝術發(fā)展的新地標、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新名片。相信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的榕籍海外鄉(xiāng)親,以“僑”為橋,助力打造閩都文化國際品牌,讓閩都文化在國際舞臺綻放光彩。(記者 劉磊 馬麗清/文 石美祥/攝)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泉州市加快推進兩岸融合發(fā)展示范區(qū)建設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