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馬正在揣摩壽山石原石形態(tài)。
福州晚報記者 何佳媛/文 陳暖/攝
近日,在福建省海峽民間藝術館舉辦的“何馬雕刻藝術傳承展”,因大受歡迎而延長展期。與此同時,中國壽山石館設置專門展廳,準備展出何馬的雕刻作品。
巴西雕塑博物館前館長彼德·席勒博士曾說:“何馬有著很酷的想象力,喜歡挑戰(zhàn)壽山石雕刻藝術中根深蒂固的標準。”
30年前,誰也沒想到,因貧窮輟學的農(nóng)家子弟何馬,能夠獨辟蹊徑,成為玉石雕刻行業(yè)的創(chuàng)新者。
不因家貧舍棄愛好
何馬1972年出生于羅源縣碧里鄉(xiāng)澳里自然村,從小對繪畫和雕刻感興趣。父母無力提供學畫的條件,他就自己動手創(chuàng)造條件。在牲口棚放一塊木板就是書桌,燒黑的木棍當畫筆,墻壁或石頭當畫紙,畫完、沖洗、再畫。父親用過的木工鑿子、磨得鋒利的鋼鋸片,纏上竹片就是刻刀,田里曬得龜裂的土塊,就是他的雕刻材料。
回憶童年時光,何馬說:“我覺得自己很幸運,總能碰到愿意幫助我的人。”他剪了生產(chǎn)隊牛尾巴的毛,想做一把毛筆,被母親責罵,生產(chǎn)隊長就送他一把舊毛筆,那是他的第一支毛筆。小學時,他第一次分到圖畫本,一天就畫完了,老師沒有批評,還送他新本子。
初中時,何馬的《貓蝶圖》在縣美術比賽中獲三等獎。為了攢錢購買《書與畫》《美術》等雜志,他每頓只能吃番薯、黃豆拌醬油,有時還要挨餓。
1988年,他考入福州第十九中學中等師范美術班,高一的文化課和專業(yè)課都是全班第一,高二下學期卻因太過拮據(jù)而輟學。他隨身攜帶速寫本,用手繪和詩歌記錄生活,這個習慣保持到現(xiàn)在,速寫畫冊有40多本,積累了大量創(chuàng)作素材。
創(chuàng)新雕刻大放異彩
為了生計,何馬當過畫師助理繪制壁畫,也抄過經(jīng)書。1991年,他在鼓山鎮(zhèn)的壽山石雕作坊里當學徒。因為美術功底好,技藝上手快,他迅速在壽山石雕界嶄露頭角。
數(shù)年內(nèi),何馬創(chuàng)作了大量壽山石雕作品,選材不拘一格,充滿生活氣息,卻因題材不符合市場傳統(tǒng),難以售出。親友們勸他隨大流,他拒絕了,堅持作品創(chuàng)新。
1996年,他的作品《門》獲得“福州市工藝美術創(chuàng)新一等獎”,并被選中參加“澳大利亞工藝藝術博覽會”。許多香港、北京、臺灣的收藏家主動來榕收購。
闖出了名聲,何馬卻做出了出人意料之舉。1997年,他前往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清華美院前身)進修,如饑似渴地學習,重塑對雕刻藝術的信念。
回榕后,何馬在雕刻界大放異彩。作品《山雨欲來》把西方的裝置藝術融入壽山石雕,使木架構成為作品的一部分。這種木架構后來被稱為“何馬架”,至今仍有不少人借鑒。作品《翠鳥》獲中國玉雕、石雕作品“天工獎”金獎,這是該獎項第一次把金獎頒給粗澀材質的作品。
何馬把靜物寫生的素描方法融入石雕基礎訓練,研發(fā)出擅于表現(xiàn)肌理效果的玉石雕刻“素描法”,被業(yè)界大量應用。彼德·席勒還把何馬呈現(xiàn)的簡練有趣又具有社會批判性的作品風格,稱為“何馬風”,這種風格給玉石雕刻的創(chuàng)新帶來了巨大影響。
回顧披荊斬棘的學藝之路,何馬說:“喜歡就是最大的動力。”
責任編輯:趙睿
- 沙縣玉石雕刻:168道“滿漢全席”是怎樣煉成的?2020-07-2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揭牌!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連江分院成立2020-08-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