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產業(yè)快訊
分享

兩輛“小黃車”、一圈黃色圍擋、幾名頭戴安全帽的施工人員……湖北省監(jiān)利市常青路人信城小區(qū)外,一場地下管道的“微創(chuàng)手術”正嫻熟穩(wěn)健地進行。與以往封路開挖的“大陣仗”施工場面不同,這般“小手術”引得路過居民紛紛駐足,好奇圍觀。

監(jiān)利市城北片區(qū)因地下管網布建不完善,部分管道長期“勞作”已傷痕累累,一到雨天就會引發(fā)積水內澇、污水滿溢等問題,嚴重影響當地居民生活品質,修復治理勢在必行。作為監(jiān)利市長江大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綜合治理一期PPP項目重要子項,中交一航局三公司承建的監(jiān)利市污水提質增效治理工程(城北片區(qū))應運而生,施工內容包括市政管道缺陷修復及老舊小區(qū)雨污分流改造等,將實現城北片區(qū)污水管網全收集、全覆蓋,對提高區(qū)域水環(huán)境質量、改善長江中游生態(tài)環(huán)境意義重大。

工程開工不久,一道難題便擺在項目團隊面前。監(jiān)利老舊城區(qū)污水管道復雜,且實際管道和規(guī)劃圖紙差別較大,給管道排查帶來不小挑戰(zhàn)。經過多次討論,項目團隊決定引進一種新設備——CCTV(閉路電視監(jiān)控系統(tǒng))檢測機器人,對管道進行“內窺鏡”檢查。“相比于傳統(tǒng)的人工作業(yè),檢測機器人不僅減少了人員進入管道的風險,還可以實時傳輸檢測畫面和數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項目總工崔增光介紹道。通過集采數據分析,項目團隊完成了10條市政道路共計14公里的管道缺陷排查,發(fā)現破裂、脫節(jié)、滲漏等管道病害共計881處。

了解“病因”后,便需要“對癥下藥”。但現狀管道埋深一般較深,且周邊電線光纜較多,采用傳統(tǒng)“開膛破肚”式的管道開挖修復方法不僅難度大,還會給市民安全出行和日常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地下管網就像城市的“大動脈”,管道出現淤堵、破裂、滲漏就好比人體血管出現血栓、出血、老化等癥狀。針對管道不同的破損情況,可以采取不同的非開挖修復施工方法,通過‘微創(chuàng)手術’對管道內部打不同類型的‘補丁’進行修復。”崔增光的話為施工提供了思路。

人信城小區(qū)外,居民駐足圍觀的便是應用點狀原位固化法對污水管道進行非開挖修復的施工現場。只見操作人員將樹脂膠均勻涂抹在纖維布上形成大“創(chuàng)可貼”后裹在氣囊外,在確認管道干燥、潔凈的“術前”條件后,將氣囊引導入管,到達“手術”位置。加壓冷卻后,病害處便會形成一層厚實的“膜”,如同在管道破損位置打了一道結實的“補丁”。不到兩個小時,整個管道修復“手術”就已全部完成。

除了應用點狀原位固化技術,項目部針對各種“病害”均有“微創(chuàng)”解決辦法。“如果一節(jié)管道只有一兩個破裂或滲漏點,可以通過點狀原位固化修復‘打補丁’;若有三四個或更多病害點,就可采用熱塑成型法,給管道包裹一層具有防護功能的復合材料,穿上一件‘新外衣’;如果是整節(jié)管道‘患重病’,則可采用碎管法,將新管頂進去‘除舊換新’。最后,再通過CCTV視頻檢測儀檢查修復質量,保證治理效果不打折扣。”管道“主治醫(yī)師”崔增光介紹。

相比于傳統(tǒng)的管道開挖修復方法,綠色高效的非開挖施工工藝效果顯著,贏得了當地政府的贊揚和信任。今年年初,監(jiān)利市江城路一路段因污水管網滲漏導致路面塌陷,情況十分緊急。危急關頭,市政府找到項目團隊,委托項目部對塌陷路面進行搶修,并對4條市政道路管道進行全面排查,從源頭上全面系統(tǒng)整治管道問題。通過對病害管道開展非開挖修復,項目團隊很快便完成了管道搶修,塌陷路面修繕平整,路面也恢復正常交通。

“以前修管道動不動就挖路,給生活帶來極大不便,現在有了這么好的技術,施工對我們的出行幾乎沒有影響,也沒有了噪聲污染,太棒了!”家住人信城小區(qū)的劉女士對項目團隊豎起大拇指稱贊道。(李依)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產業(yè)快訊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廈門奮力譜寫新時代退役軍人工作高質量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