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財經頻道>財經新聞
分享

從權威渠道獲悉,新三板掛牌企業(yè)同時在港交所上市的相關安排(以下簡稱“新三板+H”),將于近日公布實質性進展。一些新三板企業(yè)已接到邀請,將前往全國股轉公司進一步了解兩地掛牌事項。

掛牌企業(yè)有望告別“二選一”難題

3月22日,華圖教育在港交所官網披露了上市申請文件。這是一家備受市場關注的職業(yè)教育龍頭股,在新三板上完成過兩次融資,募資近9億元。2月13日,華圖教育從新三板正式摘牌,赴香港謀求上市。

截至4月19日,超過50家新三板企業(yè)在公告中提及考慮去其他市場尋求機會的打算。

留在內地,還是奔赴香港,對于企業(yè)來說,是一種艱難的抉擇。一家掛牌公司董事長向記者闡述了企業(yè)的兩難苦惱:“公司主營業(yè)務在境內,與大家的日常生活有緊密聯系,境外投資者并不會感同身受,也看不懂我們的經營邏輯。”另一方面,在該董事長看來,新三板的發(fā)展不及預期,對于一家快速發(fā)展的信息技術服務企業(yè)來說,估值和融資事關企業(yè)生死,“摘牌去港股市場”是一種無奈的選擇。

通過兩地掛牌,企業(yè)能夠接觸到更多元化的投資者,更廣闊的融資平臺。對于一些新技術、新產業(yè)、新業(yè)態(tài)、新模式類的企業(yè)來說,在境內外投資者對公司認知不一致時,兩地掛牌的方式或許更有利于平衡兩地估值差異,更能展現公司價值。

因此,全國股轉公司即將推出“新三板+H”政策的消息,引發(fā)諸多企業(yè)關注。百合網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公司會密切關注全國股轉公司的動態(tài)。成大生物董秘劉蘊華則告訴記者,公司已經在組織調研港股市場。

有嗅覺敏銳的中介機構已經率先行動。中信建投中小企業(yè)金融部總監(jiān)段飛飛向記者透露,基于公司對市場的預計及客戶需求,中信建投已會同香港子公司成熟的投行業(yè)務團隊,與具有兩地掛牌需求的企業(yè)進行對接。就目前的對接溝通情況來看,部分企業(yè)有明確的意愿,爭當“新三板+H”第一股。

生物醫(yī)藥、信息技術企業(yè) 或率先“吃螃蟹”

在上海證券報主辦的“2018新三板創(chuàng)新發(fā)展論壇”上,全國股轉公司總經理李明透露,下一步,全國股轉公司將針對部分掛牌公司赴境外上市的需求,研究推進企業(yè)兩地掛牌問題;同時將積極研究VIE結構公司掛牌問題,為優(yōu)質境外上市公司回歸境內資本市場提供更加多元的選擇。李明表示,全國股轉公司將深化與港交所、納斯達克的交流合作,建立長效合作機制。

記者獲悉,港交所和全國股轉公司高層在2018年春節(jié)前就進行了溝通,商議落實“新三板+H”。經過多方努力,這一政策將在近日向市場公布。安信證券新三板首席分析師諸海濱分析認為,代表著新經濟發(fā)展方向的信息技術、醫(yī)藥生物等類型的企業(yè)有望率先“吃螃蟹”。

此外,記者了解到,君實生物等企業(yè)是其中備受關注的明星公司,也被券商認為最有可能成為“示范生”之一。

“新三板+H”將給新三板投資生態(tài)帶來何種影響?實施兩地掛牌政策后,新三板企業(yè)在港交所發(fā)行新股時的定價將參考其在新三板上的估值。目前來看,生物醫(yī)藥、信息技術類企業(yè)在港股估值都不低,因此兩地掛牌可能會對新三板相關板塊的股價帶來提振。券商研究人員提醒,投資者可以去研究并發(fā)現新三板的優(yōu)質公司,享受價值投資的收益。從這幾天相關個股的走勢可以看出,部分先知先覺的投資者已開始布局。

聯訊證券新三板分析師彭海指出:“參照‘A+H’的經驗,H股部分還需要承受匯率的風險。新三板如果要與海外市場接軌,最好能引入同股不同權、類似滬港通和深港通等一系列舉措。”吳柳雯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建農行:我們始終與小微企業(yè)相伴同行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