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嵐,浙江大學醫(yī)學院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學神經科學中心執(zhí)行主任。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冷泉港實驗室博士后。2008年回國在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擔任研究員。2015年加入浙大。
她和團隊在情緒的神經編碼、抑郁癥發(fā)生的分子機制、及社會競爭的神經基礎等腦科學前沿方向,取得了一系列既有理論意義又有潛在應用價值的系統(tǒng)性原創(chuàng)成果。這給無數(shù)抑郁癥患者帶來了福音!
在IBRO官網(wǎng)的授獎依據(jù)中,評獎委員會這樣描述胡海嵐的貢獻:此獎為表彰胡海嵐教授在“情緒和情感行為的神經生物學基本機制”這一腦科學前沿領域,所取得的令人敬佩的成就。這些成就得益于她對系統(tǒng)神經科學中尖端前沿技術的駕馭,而她本人正是這些技術的開拓者之一。
學生時代就是學霸
1973年出生的胡海嵐,從學生時代起就是頂尖的學霸了。她是“全年級數(shù)學最好的女生,輕聲細語,從容淡定,漂亮聰穎”。
到了高中,斬獲全國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一等獎,高三被提前保送北京大學生物系。
朋友問她生物系畢業(yè)以后干什么,她笑嘻嘻地回答:“要么研究細胞搞科研,要么進醬油廠造醬油。”
直到十多年前,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攻讀神經生物學博士學位時,胡海嵐的科研目標開始變得明確——揭開情緒的奧秘,掌控大腦神經環(huán)路的“編程”。
掌握大腦神經環(huán)路“編程”
神經生物學是研究腦的科學。在胡海嵐看來,大腦是自然界最神秘最復雜的結構之一。21世紀是生物學的世紀,更是腦科學的世紀。這個領域不僅有太多的挑戰(zhàn),更有太多的未知。
隨后,胡海嵐至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師從Corey Goodman博士,于2002年獲得神經生物學方向博士學位。
2003-2004年和2004-2008年期間分別在美國弗吉尼亞大學Julius Zhu博士的實驗室和冷泉港實驗室Roberto Malinow博士的實驗室進行博士后工作。
2008年12月,胡海嵐回國加入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擔任神經環(huán)路與行為可塑性研究組組長,博士生導師。
2008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
2012年獲得國家杰出青年資助;
2013年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終期評估優(yōu)秀,并獲得明治生命科學杰出獎;
2012、2014兩次獲得中國科學院優(yōu)秀導師獎……
一路走來,胡海嵐和她的團隊在科研的道路上,取得了許多突破,不得不提的,就是2018年在《Nature》(《自然》)“一期雙刊”的壯舉。
責任編輯:林晗枝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外交部回應章瑩穎案說了什么?章瑩穎案件最新2019-07-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