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際頻道>國際新聞
分享

原標題:手指被盜兵馬俑繼續(xù)展出 專家:能裸展盡量別柜展

近日,“兵馬俑在美國費城富蘭克林科學博物館展覽時被人掰走手指”的消息引起人們極大關注。

兵馬俑,即秦始皇兵馬俑,亦簡稱秦兵馬俑或秦俑,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多年來都是備受世界各國歡迎的展覽項目。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上升,具有強烈中國文化符號意味的兵馬俑,更成為全球范圍最搶眼的展覽項目之一。

2月20日,科技日報記者采訪陜西省文物局、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和陜西省文物交流中心相關負責人等獲悉,被盜拇指已找回,中美雙方正在進行溝通,按照雙方之前約定的協(xié)議和法律程序,事件正在有序處理之中,展覽照舊正常進行。

針對網民對這次秦俑出境展出的質疑,陜西省文物交流中心負責人指出,這次展覽是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進行的。“文物出境展出不是隨意就可以的,展覽市場也不是隨便就可以出入的,展出的內容也是有限制的。”該負責人介紹,“國際上通行的做法都如此。例如堪稱青銅之冠的國寶級文物——秦陵銅車馬是不能出境的,法國的繪畫作品《蒙娜麗莎》也如此。秦陵銅車馬離館國內展出僅僅兩次,一次是上海世博會,一次是西安世園會。”

按照國家規(guī)定,兵馬俑是可移動的文物。“只要在安全可控范圍內展出,是可以的。秦兵馬俑坑埋藏著8000件俑,目前修復的有2000件,除銅車馬外,國家文物局對其出境規(guī)定單次不能超過10件俑。”陜西省文物交流中心項目專家介紹。

陜西省文物交流中心負責人透露,在美國費城富蘭克林科學博物館舉辦的《兵馬俑:秦始皇帝的永恒守衛(wèi)》特展是多年前就確立的項目,展覽始于2017年10月,2018年3月結束,是近年來重要的中美文化交流項目。該展覽展出來自陜西省文博機構的100多件(組)珍貴文物,其中包括多件兵馬俑。

陜西省文物交流中心項目專家指出:“文物出境交流不僅可以弘揚民族文化,也可以與交流國互通有無。”富蘭克林科學博物館展覽面積和展出規(guī)模遠遠超出當前的陜西歷史博物館,在此次特展開展儀式上,該館館長Larry Dubinski如此評價:“一個強大的帝國誕生,一定有強大的科技力量支撐!”

該怎么看待文物出境展出交流的風險?“這就如同不能因為懼怕交通事故而拒絕行車上路一樣,但防護措施必須跟上。”陜西省文物交流中心項目專家說,“隨著民眾素養(yǎng)的提高,能展的還是別窩著,能裸展的盡量別柜展。”

為了減少損毀風險,能不能用復制品代替文物去展覽?“國際上文物展覽有通行方案,原則上能用真品就不用復制品。”該專家解釋,“否則到處是復制品展覽,展覽有何意義?珍貴的書畫不能因為害怕人閱讀而永遠藏在柜子里,否則保護的價值也不復存在。羅馬雕塑、法國書畫等國外大量文物來華展覽也都是真品。”

陜西省文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兵馬俑在美國展覽時被人掰走手指事件令人痛心,富蘭克林科學博物館安保漏洞不可原諒。陜西省文物局獲知情況后,第一時間向國家文物局和陜西省政府作了匯報,積極開展后續(xù)情況收集和應對處理工作,責成陜西省文物交流中心成立應急工作組妥善處理相關問題,責成展覽承辦機構汲取此事件深刻教訓,進一步完善文物外展期間的安全防護措施,確保外展文物安全,杜絕文物安全隱患。

據(jù)介紹,富蘭克林科學博物館已承認他們的安保措施出現(xiàn)嚴重漏洞,已致函陜西省文物交流中心表達歉意。陜西省文物部門將根據(jù)“展覽協(xié)議書”相關條款嚴肅追究美方相關部門責任。

據(jù)了解,2月8日,由陜西省文物局與英國利物浦國家博物館合作舉辦的《秦始皇和兵馬俑》展在利物浦國家博物館旗下世界博物館正式開幕。該展于2月9日起對公眾開放,至10月28日結束。

責任編輯:劉微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lián)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Temu遭遇亞馬遜“二選一”,有大商家被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