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僑薌劇場,許多漳州人并不陌生。一曲薌劇、一段歌舞、一部電影……曾幾何時,這里是漳州人休閑娛樂的好去處,但隨著時代發(fā)展,這座老劇場的功能正在逐步退化。近日,好消息傳來,這座記憶中的老劇場即將華麗回歸。
2019年2月,僑薌劇場正式開工復建,目前主體工程已完工,正在進行室外配套工程施工,預計本月底全面完工。修建后的僑薌劇場總建筑面積11508平方米,劇院面積2400平方米,設(shè)有400個觀眾席,地下室面積4600平方米,設(shè)有98個停車位。
記者在僑薌劇場施工現(xiàn)場看到,劇場外部原有的標志性牌樓保留不變,牌樓的三個紅色拱形大門氣派十足。值得一提的是,劇場的屋頂及外觀融入閩南風格元素,斜屋面、紅瓦片……整個劇場與漳州古城整體風貌特色相契合。
“僑薌劇場將打造成一個集劇場、影院、展覽等功能為一體的文化體驗基地。既滿足市民及游客的觀演要求,同時也可作為古城文化宣傳的一個重要窗口。”漳州城投集團古城公司工程部經(jīng)理林寶玲說。
漳州人電影“初印象”
在上世紀80年代看電影是“厝邊頭尾”一件十分時髦的事情,當時,眾多年輕人在僑薌劇場放映的電影里看到了豐富多彩的世界。“人生第一次觀影便是在僑薌劇場,看的是李連杰的《少林寺》,電影里的情節(jié)我現(xiàn)在還記得特別清楚,當時看得我熱血沸騰,那時候還萌發(fā)了‘功夫夢’。”市民陳文良回憶道。而對于很多年紀更小的年輕人來說,對于劇場的初印象便是與同學們一同觀看的愛國主義教育影片,“在我上小學時,每學期學校都會組織同學們到僑薌劇場看電影,相信在這里很多同學深深根植了愛國情懷。”畢業(yè)于西橋中心小學的許文彬說。
進劇場看戲很榮耀
僑薌劇場位于漳州古城炮仔街,由林開德等36位華僑、歸僑集資13.74萬元興建的,這就是“僑”字的由來。
曾經(jīng)僑薌劇場有多出名?在劇場工作過十幾年的陳經(jīng)理說:“那時候的老百姓覺得能進僑薌劇場看戲很榮耀。”那時的劇場有著較為科學的設(shè)計規(guī)劃,音響效果在當時的漳州算是一流的,薌劇團便是當時僑薌劇場演出的常客。
僑薌劇場是比較早開放接待華僑與外賓的劇場,也曾接待過一些國家領(lǐng)導人,上世紀80年代,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彭沖回到故鄉(xiāng)漳州,就在僑薌劇場觀看過薌劇、折子戲的演出。(記者 王煒藝 通訊員 鄭文典 文 記者 黃子君 )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2021首屆詔商大會暨民營企業(yè)投資創(chuàng)業(yè)大會召開2021-12-1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