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難戶胡阿嬤(左)。
54年前,胡進團阿嬤嫁到了島外翔安,住進不到30平方米的石板房。如今,阿嬤穿著40年前的毛衣,看著早年的二手電視機,洗衣服還要走到老井邊,一下下在搓衣板上搓揉。一直以來,靠著自己拾荒賣紙皮的收入、老伴幫村里人做紅白事拿的紅包錢,老兩口湊合過日子。今年4月,老伴去世,留阿嬤一人守著石板屋,每月300元補助金成了她生活的全部依靠。
近日,跟隨南普陀義工,記者走進老屋看望貧困的胡阿嬤。
屋子簡陋,廚房客廳在一起
胡阿嬤的家只有“一房”“一廳”,暗房放著床,廳里四個泡沫箱撐起一塊木板,木板上的一個電磁爐、一口鍋,加上一面被油煙熏黑的墻,就組成了“廚房”;將裝剩菜的鍋泡在一盆冷水里,宛如“冰箱”的替代品。
胡阿嬤家里沒有廁所。“要上廁所、洗澡,就跑到幾十米外的兒子家里。”胡阿嬤告訴記者,這間房,至今接不到自來水,“每天從別人家接一桶,用一天。”最讓阿嬤頭疼的是御寒問題,“這房子太老了,一到冬天、雨天,熬得夠嗆。”
臺風(fēng)“莫蘭蒂”肆虐當(dāng)晚,大風(fēng)將屋頂鐵皮吹翻。至今,天花板上還掛著大張簡易塑料膜,難以關(guān)上的窗戶,透著陣陣冷風(fēng)。
經(jīng)濟拮據(jù),看電視都覺得費電
當(dāng)年因為要結(jié)婚,阿嬤不惜辭工,從廈門島內(nèi)遷到翔安,提起今年4月剛走的老伴,她老淚縱橫:“以前我還會去買點肉,他就煮飯給我吃。”老伴離開后,沒有收入,阿嬤吃得更隨便了——墻上懸著的一雙筷子下是擺了三天的冬至湯圓,泡在冷水里的鍋中,食材糊成一團,加上半碟白蘿卜、一碗地瓜粥,就湊成三餐。
阿嬤有三個兒子,大兒子智力殘疾,娶了啞妻,偶爾在工地打散工;老二開摩的,收入沒有保障;老三在工地搬磚,收入微薄。78歲的阿嬤,現(xiàn)在還要每天去菜市場,在路邊撿紙皮、塑料瓶賣,幾十斤的廢品能換幾元錢。從早到晚,除了煮飯,老人還偶爾對著小電視聽歌仔戲,但她說:“現(xiàn)在電視也不敢常開了,費電。”
記者臨走前,阿嬤流著淚,拉住記者的手,將一行人送出很遠,“搬到這里幾十年了,很少有人記得我,來看我。”
責(zé)任編輯:林航
- 翔安突發(fā)山林大火 邊防官兵奮戰(zhàn)一小時撲滅山火2017-04-04
- 毒販騎摩托“隱秘”販毒 廈門民警巧扮“快遞員”將其抓獲2017-03-16
- 翔安本周啟動新能源汽車租賃服務(wù) 月租不到1千2017-03-07
- 10部共享汽車首次亮相翔安 租賃每1分鐘0.1元2017-02-28
- 10部共享汽車首次亮相翔安 租賃每分鐘0.1元2017-02-28
- 六旬老婦靠拾荒撐起一個家 還供二兒子上大學(xué)2017-02-26
- 明年翔安將喝到同安汀溪原水 目前輸水工程進展順利2017-02-24
- 小區(qū)半夜傳來撞車聲 男子新買私家車面目全非2017-02-24
- 廈門首個農(nóng)村淘寶服務(wù)站在翔安啟動2017-02-23
- 翔安地稅總收入首破30億元大關(guān)2017-02-20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