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wǎng)>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近日,在貴安奧特萊斯廣場,來自連江縣的純?nèi)畿帢逢?,一場十番古樂演奏展示正在進行。云鑼、大胡、椰胡、月琴等20多種樂器合鳴,奏響了1000多年前的唐朝皇家樂曲《將軍令》和新編曲目《海連江的歡樂歌》,再現(xiàn)了“漫天鑼鼓華堂震,繞梁天籟舞霓裳”的漢唐余韻。

這是一支“老牌”樂隊,隊員中年齡最小的50歲,最年長的92歲。而他們彈奏的音樂更是古老。“連江十番古樂保留了許多完整的古代音樂特征,被海峽兩岸專家譽為‘中國音樂的馬王堆’‘東方民族交響樂’。”連江十番古樂研究會秘書長、純?nèi)畿帢逢牫蓡T林瑞霖說。

“檳榔牙齒生煙袋,子弟場中較十番。”連江十番古樂是福建十番音樂的流派之一,和福州茶亭十番同宗同源,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萬歷時期,由于地理交通和文化習俗等因素,保留了古樂的原汁原味。而連江十番古樂又以僑鄉(xiāng)琯頭鎮(zhèn)拱嶼村純?nèi)畿帢逢牉榇怼?/p>

然而,這樣的“東方民族交響樂”曾一度面臨失傳。林瑞霖回憶說,在過去,十番音樂是村民謀生的手段,每演奏一場,每名樂手可獲得兩塊錢的報酬。改革開放以后,不少樂手出國打拼,加上“傳內(nèi)不傳外,傳男不傳女”的慣例,十番音樂日漸式微。

轉(zhuǎn)機出現(xiàn)在一個人身上。2012年,得知連江十番古樂面臨失傳危機后,當時還在美國從事餐飲業(yè)的董家寶坐不住了。1967年,16歲的他就加入了純?nèi)畿帢逢?,擔任大胡演奏者。出國打拼后,由于工作繁忙加上國外沒有相關(guān)條件,他把原本不離身的樂器鎖于箱內(nèi)??擅看位貒c鄉(xiāng)親們談起十番音樂,他都倍感遺憾。

“口袋鼓了,心卻是空的,我們必須做點事!”2013年,董家寶自掏腰包建立連江十番古樂研究會,并呼吁在國外的樂手歸隊。就這樣,以倪孔堅、倪春發(fā)為代表的一批老師傅自發(fā)打“飛的”回鄉(xiāng),20多位花甲老人打開塵封已久的寶箱,拿出了久違的十番樂器,并以錄音、錄像等方式,搶救性保護十番古樂。

“這是鄉(xiāng)愁記憶,刻在骨子里的東西,我們千萬不能丟了老祖宗的寶貝!”這樣的使命感在僑胞和村民之間傳遞,達成了無言的默契。

“不少華僑每年回國四五次,目的就是參加樂隊演出、資助樂隊發(fā)展,助力十番古樂傳承。”董家寶說,如今,純?nèi)畿帢逢牬蟛糠质侨A僑華人,主要集中在美國。為了讓十番古樂發(fā)揚光大,大伙兒積極進校園講課、登舞臺演出、出國門展演。

2015年,連江十番古樂研究會與琯頭中心小學共建十番音樂傳承基地,先后培養(yǎng)了400余名繼承者,編寫《十番音樂》校本教材;2016年,純?nèi)畿帢逢爲奖本┱寡?,演奏作品被國家圖書館、國家大劇院及北京多所高校典藏;2018年,樂隊參加日中友好音樂交流展演;2019年,連江十番古樂被列入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2021年,連江縣憑借十番古樂入選“中國民間文化藝術(shù)之鄉(xiāng)”。

十年如一日,初心不改人依舊。今年72歲的董家寶成為了連江十番古樂市級代表性傳承人。純?nèi)畿帢逢犼犻L倪春發(fā)今年76歲,兩年前成為十番音樂(連江)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更令人折服的是,作為一支有故事、有情懷、有理想的團隊,純?nèi)畿帢逢牸芷鹆寺?lián)系海內(nèi)外僑胞的情感橋梁,助推琯頭鎮(zhèn)拱嶼村成為擁有非遺項目的傳統(tǒng)文化特色村,收獲大批擁躉的同時,還吸引僑胞捐資興業(yè),參與村鎮(zhèn)的扶貧、助老等公益事業(yè)。

“我們還有一個愿景,就是到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qū)的舞臺,展示‘東方民族交響樂’的魅力,讓連江十番古樂成為展示中國文化的一張名片。”純?nèi)畿帢逢犼爢T們說。(記者 林文婧)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年終盤點:過去這一年中國為全球經(jīng)濟增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guān)注海峽網(wǎng)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wǎng)(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quán)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quán),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quán)說明| 海峽網(wǎng)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wǎng)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