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囊》
《奮》
17日,“塑·源”閩侯當代雕塑邀請展帶來了全國雕塑界最負盛名的學者和福建雕塑名家的30件作品。在主辦方看來,展覽將閩江源的精神以藝術化形式呈現(xiàn),點亮了閩江畔的閩侯城市公共空間。
閩江見證了福州的文明史。著名雕塑家、策展人劉義華說,本次展覽是以藝術的名義,追尋江河來時的方向,回溯、探究閩江文化的源頭。
“公共藝術以其強大的互動性、參與性,讓每個個體都能在其中找到自足和自立。因此,公共藝術應成為閩侯的魅力表達方式,它既可以聯(lián)結城市文脈,將悠長的歷史文化娓娓道來,又能構想城市未來發(fā)展的方向,激發(fā)人文精神的創(chuàng)新。”劉義華說。
省美協(xié)副秘書長梁星說,在閩侯舉辦這樣高規(guī)格的當代雕塑展,是以藝術的形式給閩侯之美增光添彩,立體呈現(xiàn)它的厚重歷史及強大親和力。
全國城市雕塑建設指導委員會藝委會副主任、天津美術學院教授景育民帶來了他的經典作品《行囊》,它從長春出發(fā),已經“走”過北京、廈門、悉尼等國內外20多個城市。此番來到閩侯,《行囊》種上了一株新的植物,持續(xù)傳遞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的理念。華東師范大學教授沈也的作品《樽》采用天然大漆制作,在濱江市民廣場上創(chuàng)造了一個“靜”的空間,把都市的浮躁隔離在樽外。福建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陳鋼的作品《奮》,對奔牛的形象進行了解構和重組……這些美妙的作品都引得行人駐足欣賞。
閩侯縣副縣長陳景華說,本次雕塑展是“以文弘業(yè)、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鑄魂”,為閩侯推進全域旅游、推廣雕刻藝術搭建一個交流合作平臺。
在劉義華的構想中,濱江市民廣場和雕塑群構成美麗風景線,藝術融入閩江自然景觀中,為公眾帶來可持續(xù)的審美體驗。“同時,藝術也是交流的紐帶,通過展覽可以促進閩侯和各地藝術家之間的交流,推動閩侯文旅產業(yè)融合發(fā)展。”
在大型公共藝術與閩侯時代精神發(fā)展論壇上,雕塑界“大佬”紛紛為助力閩侯全域旅游大發(fā)展、打造閩越風情生態(tài)旅游目的地建言獻策。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博導翁劍青說,公共藝術被譽為帶動空間生產的有力引擎,是構建和溝通多元共同體的重要手段,對于閩侯來說,公共空間回到對日常經驗的呈現(xiàn),是建立城市新人文景觀的有效途徑。(記者 樹紅霞 文/圖)
責任編輯:趙睿
- 3D建模:為雕塑技藝打開一扇新大門2021-12-24
- 閩侯尚干鎮(zhèn):借“汽”勢 打造宜居宜業(yè)商業(yè)強鎮(zhèn)2021-12-23
- 助力閩侯全域旅游大發(fā)展 打造閩越風情生態(tài)旅游目的地2021-12-19
- 閩侯廷坪鄉(xiāng)拆除一座違建2021-12-15
- 陳希:駐村一心辦實事 真情實績贏口碑2021-12-15
- 閩侯白沙開展“清潔日”活動2021-12-15
- 閩侯:舞動農業(yè)龍頭 打響特色名片2021-12-14
- 閩侯小箬鄉(xiāng)舉辦“四知”文化節(jié)助力鄉(xiāng)村振興2021-12-13
- “軍民共建杯”男子籃球賽收官2021-12-10
- 《張睦與海上絲綢之路》在閩侯首發(fā)2021-12-09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