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您現(xiàn)在的位置:親子首頁 > 親子 > 親子要聞 > 正文

“指桑罵槐”式批評顯然對孩子來說更有效果

間接批評運用得當,不僅可以避免給被批評者造成精神壓力,而且能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起到激勵的作用。

由于自尊心的原因,常常使許多孩子難以接受當面直接的批評,而比較容易接受間接的批評。間接批評的藝術有以下幾類。

借景抒情 以情感人

有這樣一個民間傳說:漢武帝的奶媽在皇宮住了幾十年,不愿離開皇宮到外面去生活。但漢武帝嫌她啰唆、好管閑事,打算把她遷出宮。奶媽無可奈何地找到漢武帝的貼身紅人東方朔,請他幫忙說句話。東方朔安慰她說:“當你向皇上辭行的時候,只要加減看皇上兩次,我就有辦法了。”這天奶媽叩別漢武帝,熱淚盈眶,邊走邊回頭看漢武帝。東方朔乘機大聲說:“奶媽,你快走吧!皇上現(xiàn)在已用不著你喂奶了,還擔心什么呢?”漢武帝聽了,如雷轟頂,想起自己是吃她的奶長大的,她又沒犯什么大錯,感到十分內(nèi)疚,于是收回了成命,留奶媽繼續(xù)住在宮里。這個傳說看上去是東方朔順水推舟,讓奶媽不要擔心,放心地離去,暗地里卻批評漢武帝忘恩負義,但漢武帝卻能欣然接受,這是因為這個批評委婉而含蓄,無損于君王的尊嚴和體面。

由此及彼、旁敲側(cè)擊

這種方法是通過故事、寓言,或者是不點名指責某些人干的某些事,或是通過與之有牽連的人或事來表達批評。有一位小學語言老師,當他發(fā)現(xiàn)學生甲跟學生乙在課堂上閑談時,他并沒有直接批評學生甲,甚至也沒有像某些老師那樣提問學生甲,而是提問乙或?qū)W生乙起來念段課文。學生甲沒了談話的對象,同時也意識到老師的間接批評,自然就專心聽課了。還有一位聰明的媽媽,當她那上幼兒園的兒子做錯事而且不認錯時,她總是耐心地坐下來講個故事給兒子聽,故事時里總有個孩子或者什么動物做了類似的錯事。講完后,媽媽就問兒子:“故事里那個孩子(那個動物)錯在哪里?”兒子按照媽媽的引導去批評故事里的孩子(動物)。過了一會兒,兒子領悟道:“媽媽,剛才我也做錯了事。”運用這種形式傳達批評的意思,表明一個道理,既生動形象、通俗易懂,又不使被批評者尷尬,容易被接受。

避實擊虛,循序漸近

間接批評的對象除了親朋好友之外,有時也可以用于對付那些動機不良的人,使他們深感內(nèi)疚,不至于在危險的道路上越滑越遠。況且,有的壞人十分兇狠,間接批評更符合斗爭策略。鄭板橋吟詩驅(qū)賊的故事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晚年的鄭板橋辭去官職后,“一扇明月,兩袖清風”,帶了一盆蘭花和一條黃狗回鄉(xiāng)隱居。一天晚上,天寒月黑,風雨交加,他輾轉(zhuǎn)難眠。這時一個小偷溜進了他的屋子,鄭板橋略加思索,轉(zhuǎn)身低吟道:“細雨霏霏夜深沉,梁上君子進我們”。小偷臨近床邊,聞聲暗驚。接著,鄭板橋又吟道:“腹內(nèi)詩書存萬卷,床頭金銀無半文。”小偷聽得出這是房主暗示自己并不富有,自學羞愧,趕忙轉(zhuǎn)身出門,飛也似地逃走了。

間接批評運用得當,不僅可以避免給被批評者造成精神壓力,而且能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起到激勵的作用。當然,應當指出的是,運用間接批評不能千篇一律,要看對象,批評的程度也應視具體情況而定。對那些錯誤嚴重、屢教不改的人,則還要運用其他一些必要的手段和方法。

責任編輯:楊林宇
關注微博 新聞先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