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IT科技>科技數(shù)碼
分享

因此,可以想見的是,按照中國當前 Android 的生態(tài)體量,如果把中國用戶算入其中的話,Google 可能已經實現(xiàn) 30 億 Android 月活躍設備的小目標了。

Android Go 的三個特點

需要首先說明的是,Android Go 并不是一款獨立的操作系統(tǒng),而更像是 Android O 旗下的一個項目;這個項目的目的,正如負責 Google 副總裁 Sameer Samat 所言,是讓下一個十億用戶也能用上 Android 手機。

當然,Google 對下一個十億用戶的定位,主要指的是那些還沒能用得上智能手機的低消費群體;因此,Android Go 從一開始就被定位為是為入門級設備打造的。

Google的布局其實不僅僅是它

從產品來說,Android Go 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

在 Android O 的基礎上對系統(tǒng) UI 和內核進行了深度優(yōu)化,讓它即使是在入門級設備上也能運行得流暢和高效;比如說在系統(tǒng)層面增加了數(shù)據管理和節(jié)省功能,讓用戶更加清晰地感知自己的流量使用情況,甚至可以直接充流量。 作為配套選項,Google 也針對旗下的部分應用推出了相應的版本或改進措施。比如 YouTube Go 可以實現(xiàn)實時查看視頻大小、離線觀看、提前預覽等功能,Chrome 則默認打開數(shù)據節(jié)省選項,而 Gboard 增加了對多種語言的支持等。 另外,針對 Android Go,Google 旗下的應用商店 Play Store 也將進行改版,優(yōu)先重點推薦那些專門為 Android Go 開發(fā)的應用,比如說不吃內存、不搶空間、節(jié)省流量的應用;當然與此同時,其他的應用也不會被閹割。

在采訪中,Sameer Samat 表示,Google 對入門級設備的定義是擁有 1GB 或以下內存的設備(甚至可以低至 512 MB),而 Google 也將與相關廠商合作,對符合這一條件的設備打上 Go Configuration 的標簽,而該設備將擁有 Android Go 的上述三個特點。

然而 Google 盯上的可能是印度市場

Android Go 彰顯了 Google 的責任感與野心;無論如何,它希望 Android 能夠到達更多的用戶。而 Android Go 的出現(xiàn),看起來也是這位巨頭對下一個十億入門級設備潛在用戶的滿滿誠意。

不過,不要以為 Android Go 是心血來潮的產品;實際上,在 Google I/O 所展示的三個特點中,已經有一部分早就已經登場了。

比如說 YouTube Go,其實早在發(fā)布于去年 9 月份;而且一個重要的信息點是,YouTube Go 卻是專門面向印度用戶的。按照 YouTube 產品管理副總裁 Johanna Wright 在博客中的說法,YouTube Go 的誕生是源于他在印度旅行的一次經歷;因為 2G 網絡狀況不好,他的朋友無法給他播放 YouTube 上的視頻。

Google的布局其實不僅僅是它

而 Gboard 也曾經在 2017 年 4 月有了一次大更新,增加了對 6 種印度本土語言的支持,使得 Gboard 對印度本土語言的支持類型增長到了 22 種。

Google 并沒有專門提到 Android Go 針對的是印度市場,但可以想見的是,Google 所預想的下一個十億用戶,必然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印度市場。當然,Android Go 也可以走向非洲、拉美等其他市場,但印度的龐大人口基數(shù)和急速前進的移動互聯(lián)網發(fā)展狀況決定了它對 Android Go 項目的重要性。

其實,當 Sameer Samat 在 Google I/O 上介紹 Android Go 的時候,它還提到了 Google 在開發(fā)者網站上推出了一個計劃 Building for Billions,這一計劃同樣指向下一個十億用戶。實際上,早在 Google I/O 2016 上,Google 已經面向開發(fā)者描述了 Building for Billions 的計劃,并號召他們在 Web 和 Android 上針對下一個十億用戶進行開發(fā)。

Google的布局其實不僅僅是它

也就是說,找到下一個十億用戶,至少從 2016 年開始就已經是 Google 的行動計劃之一;只不過今年,這一計劃推進到了系統(tǒng)層面,具體成果就是 Android Go。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 Google I/O 的 Building for Billions on the Web 環(huán)節(jié),Google 產品經理 Tal Oppenheimer 在開場白中專門以印度市場為例描述了 Web 開發(fā)的重要性,而 Building for Billions on Android 的主講人 Kunal Soni 更是滿滿的印度口音。

Android One、PWA 和 Android Instant Apps

Android Go 的出現(xiàn),很容易讓人想起 Google 在前兩年推出的 Android One 計劃;后者的目的是,通過向設備制造商提供一整套硬件和軟件指導程序,以及一些優(yōu)化的設計平臺,從而讓這些制造商打造更加簡捷快速的物美價廉的智能手機。

的確,Android One 在面向對象上似乎與 Android Go 的面向對象有著非常強烈的相似之處。

但在接受采訪時,Android Go 產品經理 Arpit Medha 表示,Android Go 不是 Android One 的替代品,Android One 專注于中端市場,而 Android Go 則專注于入門級市場。而 Google CEO Sundar Pichai 更是強調稱,Google 從來沒把 Android Go 看成是 Android One 的替代品,這兩種產品是在 Android 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同時存在的。

除了 Android One 的問題,有媒體指出,Google 推出 Android Go 的另外一個動因,可能與整個 Android 生態(tài)的碎片化有關。根據官方給出的最新數(shù)據,使用 Android 7.0 及以上的設備占比只有 7.1%,而使用 Android 5.0 以下版本的用戶占比為 29.7%;也就是說,將近 30% 的 Android 用戶在使用至少三年前的系統(tǒng)。

Google的布局其實不僅僅是它

對于這個問題,Sameer Samat 的回應非常明確,Android Go 不是為解決碎片化的問題而生,因為它是要被安裝在新設備上的。不過如果 Android Go 在未來真正被用戶接受的話,它在客觀上自然能夠對當下 Android 碎片化的狀況進行改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Android Go 與 PWA 和 Android Instant Apps 的關系。

PWA,是 Google 在數(shù)年前提出的網頁概念,它的目標基于瀏覽器來提供一個面對用戶友好的 Web 應用,它具有可靠、快速和融入等特征。實際上,在去年 Google I/O 的 Building for Billions on the Web 環(huán)節(jié),Tal Oppenheimer 的其中一個演講話題就是 PWA。

Google的布局其實不僅僅是它

如果說 PWA 是在 Web 層面尋找下一個十億用戶的話,那么 Android Instant Apps 的著眼點就在 app 本身,它的核心就是將 app 精簡化,并且要拆分成不大于 4MB 的獨立模塊。二者一個要將 Web 變成 app,一個希望將 app 變得模塊化,看似毫不相干,但背后都是 Google 想要將 Android 生態(tài)變得簡單化的決心。

那么問題來了,Android Go 的推出,何嘗不是這個決心的另一步呢?如果下一個十億用戶最終找到的話,PWA 和 Android Instant Apps 也未必沒有機會貢獻力量,并借此大放異彩。尤其是 PWA,它要改變的,已經不是 Android,而是整個 Web 形態(tài)本身了。

因此,包括 Android Go 在內,Google 的項目布局著眼點是長遠的。也許這些項目很多都最終沒能成功,從而被砍掉;但正是它們中某些項目能夠存活下來并獲得成功,才讓 Google 口中的“改變世界”不再是一句空話。

別忘了,Android 和 Chrome 就是這么來的。

本文來自 愛范兒

責任編輯:海凡

最新科技數(shù)碼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國土空間總規(guī)發(fā)布 構建“一主一副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