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家一直在不斷發(fā)現(xiàn)新物種,但有些生物還是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象。這種“重新被發(fā)現(xiàn)”的動物被稱為巨型船蛆,生活在長管狀的硬殼中,頭部朝下在海邊潟湖的泥土中覓食。
近日,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首次對這種動物的活體進行了研究。
科學家把巨型船蛆頭部的蓋子揭開
在發(fā)表于《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at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PNAS)上的論文中,研究人員首次對這種學名為Kuphus polythalamia的船蛆進行了描述。
參與該研究的科學家來自美國東北大學、猶他大學、卓克索大學、菲律賓大學和菲律賓蘇丹庫達拉省立大學。他們希望這項工作不僅能記錄菲律賓的生物多樣性,也能進一步增強菲律賓本土的研究實力。
論文共同作者馬戈·海古德(Margo Haygood)表示,此次研究顯示了合作的力量,也再一次表明即使是在21世紀,我們對地球上的生命仍然有太多需要了解的地方。
科學家將巨型船蛆的蟲體“倒”在檢測臺上
從18世紀開始,科學家就已經(jīng)知道了巨型船蛆的存在——在某種程度上。這種動物的外殼長度從90厘米到1.5米不等,形狀如同象牙,而且十分常見。
然而從未有人親眼見過里面的活體。造成這種情況的部分原因是科學家并不確定它們的棲息環(huán)境。
在此次研究中,科學家受到了一部菲律賓紀錄片的啟發(fā),片子里面出現(xiàn)了一些插在淺水潟湖泥土中的貝殼。研究人員于是展開了調查,并且在一個堆著腐爛木頭的潟湖中采集到了活體標本。
回到實驗室后,研究人員洗掉了巨型船蛆外殼上發(fā)著臭味的泥土,把外面的蓋子夾掉,然后慢慢地深黑色的蟲體“倒”在檢測臺上。
“太令人激動了,一方面是因為我們很久以來都想親手觸摸一下這種動物,另一方面是因為它實在太奇怪了,”海古德說,“當看到水族缸里,這種動物從虹管噴出強勁的水流,我感到非常興奮,它們不僅活著,而且很健康。當我們打開管狀殼體時,我被蟲體的黑色驚呆了,這與普通船蛆的淺色蟲體太不一樣了。”
把外殼取走之后的巨型船蛆
事實上,巨型船蛆是常見船蛆的近親。船蛆屬于軟體動物門雙殼綱蛀船蛤科,外殼已經(jīng)退化,只殘留一小塊位于長而柔軟的裸露身體的前端。
研究者感覺巨型船蛆與常見的船蛆物種之間存在很大差異,而研究結果也證實了他們的推測。
常見的船蛆物種會鉆入浸在海水中的木頭,依靠體內的細菌消化木頭里的纖維素。相比之下,巨型船蛆則直接生活在泥土里。
“普通的船蛆會以一層很薄的殼緊貼‘隧道’,而巨型船蛆則將這一薄層發(fā)展成一個又厚又沉、十分堅固的管狀硬殼,”海古德說,“普通船蛆不會蓋住隧道的最深處,因為那是它們啃食木頭的地方。巨型船蛆的管道則是蓋起來的,覆蓋著它的頭部,使它們無法以那樣的方式進食?!?/p>
相反,巨型船蛆是以泥土里產生的有害氣體為食。與其他船蛆一樣,巨型船蛆也利用細菌來獲取營養(yǎng)。
它們生活的泥土中含有豐富的有機質,會產生具有腐爛雞蛋氣味的硫化氫。這些氣體對人體有害,卻又能為巨型船蛆提供能量。更確切地說,巨型船蛆體內的細菌能將硫化氫轉化為有機質,供巨型船蛆食用。
這一過程與光合作用驚人地相似,只不過陽光變成了對人類有害的氣體。
“比起普通船蛆體內的共生細菌,這些細菌更像植物一些,”海古德解釋道,“雖然巨型船蛆吃的是這些細菌生產出來的食物——就像我們吃自己種出來的植物一樣——但它們之間的關系要比我們與食物之間的關系緊密得多?!?/p>
更重要的是,巨型船蛆體內的細菌與其他常見的船蛆不同,這或許能解釋它們在食物選擇上的演變。
巨型船蛆示意圖,它們的大小差不多與一支棒球棍相當
責任編輯:海凡
- 秦時明月九大動物系高手,八個出自殺手組織,最后一人例外2017-11-13
- 告別蠢鈍 綿羊實力自證:我們還能認出奧巴馬呢2017-11-10
- 動物“養(yǎng)老”難題多 壽命長健康問題卻增多2017-10-27
- 日本將允許利用動物培育人體器官的研究2017-10-26
- 微信“變臉”用了1秒 背后是中國科學家15年努力2017-09-26
- 科普:每天活動半小時 死亡風險真能遠離你2017-09-25
- 震驚!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食草恐龍不完全吃素 還能吃小龍蝦2017-09-25
- 湖州病死豬偷埋案最新進展:5名犯罪嫌疑人被刑拘2017-09-11
- 醫(yī)療黑科技 人體器官未來可在動物體內培育?2017-08-24
- 福州市4個創(chuàng)新平臺入選省工程研究中心2017-08-24
- 最新科技數(shù)碼 頻道推薦
-
被國產手機打趴!三星手機在國內市場份額狂降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