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能忘記舊日朋友,心中能不懷想?舊日朋友,豈能相忘,友誼地久天長!我們往日心意相通,讓我們緊握手!讓我們來舉杯同飲,友誼地久天長……”
塔科馬代表團與福州教院附中學生合唱歌曲。記者 林雙偉 攝
26日的福州,陽光明媚,天高云淡。福州教育學院附中籃球館里,歌聲嘹亮,氣氛熱烈。舞臺上,來榕參加2024年“鼓嶺緣”中美青年交流周的塔科馬代表團,和福州教院附中的學生簇擁在一起,唱起歌曲《友誼地久天長》《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飽含深情的歌聲中,塔科馬斯達迪恩中學教師蘇珊·維斯伯格眼含熱淚。“這次到教院附中,我有了更深的觸動,來這里像是回家了。”作為塔科馬福州友城委員會前主席,她說,“我被老師、學生的熱情打動了,希望福州和塔科馬的友誼可以地久天長。”
對蘇珊來說,教院附中并不陌生。2010年,她隨塔科馬代表團第一次來榕,就到教院附中參觀。后來,她還3次來到教院附中,和這里的師生結下深厚的友誼。
26日,在教院附中門口,蘇珊一下車就迫不及待地和老朋友熱情擁抱、互訴思念。“距離我上次來這里已經(jīng)快10年了,我很想念大家。”蘇珊依然清晰記得2015年來教院附中參加20周年校慶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
在這近10年里,教院附中的校園、親切的師生,多次在蘇珊的夢中出現(xiàn)。“我多么想快點再來見見我的老朋友。”蘇珊說,雖然這段時間無法來教院附中,但她和該校教師的交流并沒有中斷,“我們經(jīng)常通過電子郵件、微信聯(lián)系。”
在教院附中的中美園,一張張圖片記載著該校和塔科馬林肯中學的友誼,留下兩所友校交流的美好記憶:2012年4月,林肯中學的世界史教師戴維·摩斯率團來訪,觀摩興趣小組活動,與師生交流、座談;2012年9月,塔科馬市教育局副局長約書亞·加西亞博士來訪,與學生一起打籃球……
這些記憶,將蘇珊拉回過往歲月。她從包里小心翼翼地拿出精心準備的禮物——她收集的兩地往來的照片,送給教院附中,“這是我們共同的記憶”。
跨越山海,友誼長存。這趟旅程,也讓新一代的塔科馬青年成為友誼的使者。“希望交到好朋友”“友誼長存”“感謝盛情招待”……留言板上,他們紛紛寫下心聲。
教院附中為遠道而來的客人準備了豐富的活動,中美青年一同體驗書法、剪紙、毛筆、紙扇等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課程。
塔科馬市市長青年委員會主席、塔科馬科學與數(shù)學學院高二學生亞瑟·布魯斯特說:“這里的每個人都很熱情,愿意向我們分享一切美好的事物,心與心的連接打破了語言的壁壘。”
塔科馬科學與數(shù)學學院高一學生多蘿西·威格對此深有同感,“我要把這段特殊的記憶帶回家鄉(xiāng),與親朋好友分享,還要繼續(xù)保持和中國朋友的聯(lián)系,我們還有好多話題沒聊完”。
多蘿西驕傲地揮了揮剛制作完成的紙扇,她的新朋友寫的“福”字與她臨摹的“福”字挨在一起,正如剛剛萌生友誼之芽的兩位青年并肩而立。(記者 林晗 實習生 姜昕宜)
責任編輯:趙睿
- 5月這兩天 福州教院附中及南側沿線用戶將停水2017-05-06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