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wǎng)>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我喝過一杯來自臺灣阿里山的金萱茶,讓我念念不忘。”30日,來到設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的第二屆中國茶葉交易會現(xiàn)場,廈門客商王女士直奔臺灣館,希望能找到更多既便宜又優(yōu)質的茶葉貨源。

為積極探索兩岸農業(yè)融合發(fā)展新路,本屆茶交會專設“臺灣精品區(qū)”,來自臺灣地區(qū)的60個企業(yè)、商會代表帶來地道“臺灣味”。展會期間,臺灣館內隨處可見像王女士這樣“討茶喝”的客商。30日記者跟隨他們走進臺灣館,從三盞清茶中看見兩岸的“融合氣”。

三盞清茶里的“融合氣”

客商在“臺灣精品區(qū)”品茶交流。記者 鄭帥 攝

第一盞茶:看見兩岸情緣

將產品打包好,送走兩名福州茶友后,林麗淑利落地收拾好茶具,給記者倒上一盞茶。“之前他們常常在網(wǎng)上買我的茶,今天終于見面了。”林麗淑說,這次參展與其說是來賺錢,其實更像是來交朋友,“我想讓更多人認識臺灣茶。”

林麗淑與茶的聯(lián)結,要從一段兩岸姻緣說起。她是泉州人,丈夫家在臺灣南投的杉林溪茶區(qū),有自己的茶園。她嫁過去后開始接觸不同的臺灣茶,并慢慢喜歡上臺灣茶香氣重、回甘長的風格,“好東西應該讓更多人知道,于是我嘗試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向大陸銷售臺灣茶,當時基本上每天都能開單”。

林麗淑敏銳地捕捉到商機,2012年帶著兩個月大的孩子回到大陸,注冊了“薪傳香”品牌,專門經營臺灣茶葉,如今在全網(wǎng)平臺已擁有10多萬的粉絲。

隨著大陸電商經濟蓬勃發(fā)展,林麗淑開始思考是否可以幫助臺灣茶農在大陸賣茶。“每次回臺灣,我都在各茶山和茶廠奔波,收集茶農生產的優(yōu)質茶葉。”林麗淑說,臺灣茶農的傳統(tǒng)觀念根深蒂固,只會做茶不懂賣茶,“我希望可以當一座橋梁,讓真正好的臺灣茶通過我進到大陸,同時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電商平臺讓大陸茶友有機會接觸臺灣的好茶。”

第二盞茶:看見產銷合作

“這就是臺灣高山茶的味道!”在以馬內利茶園展位前,捧著白瓷茶盅的幾名“老茶客”邊回味邊贊嘆。

“這些是臺灣高海拔山區(qū)出產的茶,種植時使用有機肥,雖然市場價格較高,但在大陸更有市場。”參展商陳訓翔說,他常來大陸參加展會,臺灣有很多好喝的茶,卻很少有機會讓大陸茶友“看見”,“通過展會,看到高山茶這么受大陸茶友歡迎,對我的觸動很大。”

“通過在大陸各地參加展會,我也學到一些直播技巧。”陳訓翔說,臺灣有很多朋友希望他分享一些直播經驗,因為很多臺灣茶農非??释_辟電商銷售渠道,但又不知從哪入手,“希望通過展會,讓更多的臺灣茶人走進大陸,也讓更多大陸網(wǎng)友了解臺灣。”

另一邊,臺灣圣峰生技綠茶公司展位前,一排塑料瓶裝的冷泡茶吸引眾多市民和采購商駐足品味。“為了搶抓年輕人市場,我們今年推出了時尚的冷泡茶,市場反響較好。”公司創(chuàng)始人鐘寶珍說,公司1998年就進入大陸推廣抹茶、臺灣高山茶、東方美人茶等,針對年輕消費者青睞奶茶、果茶的趨勢,公司特別推出冷泡茶,深受年輕人喜愛,“下一步,我們將不斷開發(fā)適合年輕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產品,深耕這一市場。”

第三盞茶:看見更多機遇

一身黝黑的皮膚,說話前總愛先靦腆一笑,來自臺灣南投的張梓平向每一名駐足展位的顧客熱情地推介自家產品。

“這些茶出自福建漳平永福鎮(zhèn),如今我們的茶園越來越大,產量也越來越高,這次來參展希望能找到一些大型采購商。”張梓平說,他在臺灣老家鹿谷鄉(xiāng)有30畝茶園,在第二故鄉(xiāng)永福鎮(zhèn)有900畝茶園,“臺灣的農場一般不大,但在大陸,上千畝甚至上萬畝的農場很常見。特別是這些年大陸接連出臺惠臺利民政策措施,讓我從一個‘臺灣小農’變成‘閩臺大農’。”

在臺灣,到張梓平這一輩已經是家族第三代制茶人,因為臺灣的土地無法滿足種植茶葉的發(fā)展需求,2003年他來到漳平種植高山茶。他認為,臺灣茶農的經營之道與大陸豐富的土地資源、廣闊的市場能產生非常好的融合,“我們茶園套種了許多紫薇樹,以后希望可以跟臺品櫻花茶園一樣,發(fā)展成觀賞茶園,帶動觀光旅游”。

每年春節(jié),張梓平都會回臺灣過年,把自己的故事講給鄉(xiāng)親們聽。“有些朋友不相信,還專門跑到漳平的茶園來看,看完信服了,回家后幫著宣傳推廣茶品。”張梓平自豪地說。(記者 唐蔚嬙)

責任編輯:唐秀敏

相關閱讀
關鍵詞: 三盞清茶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東部戰(zhàn)區(qū)舉行“海峽雷霆-2025A”演練,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wǎng)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wǎng)(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wǎng)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wǎng)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