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林維鑾林維惠:將漆藝做出特色來 做“大漆”成大器

林維鑾(右)、林維惠(左)在討論漆藝。

福州晚報記者 鄭瑞洋 通訊員 洪映 黃益輝 文/攝

在閩侯上街鎮(zhèn)根雕創(chuàng)意園,林維鑾、林維惠兄弟倆的“漆研堂”工作室中擺著一套名為“蘭亭雅集”的漆藝茶盤。它以實木為胎、大漆為面、紅黑為主色、中國風為格調。近日,他們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兄弟倆來自羅源縣碧里鄉(xiāng)溪邊村,歷經4年摸索,闖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大漆”之路。

大漆又稱 “中國漆”,與絲綢、陶瓷同為中國的獨特元素,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相關項目有19項,而福州有著“漆都”的美譽。

探索運用3D打印

“作品的靈感來自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我讀到其中的‘流觴曲水’,便有了這個茶盤的創(chuàng)意。”弟弟林維惠指著“蘭亭雅集”漆藝茶盤說。

記者看到,約兩尺長、八寸寬的黑色茶盤上,“流淌”著一條迂回曼妙的“紅河”。紅黑碰撞,漆面如緞,仿佛呈現(xiàn)了文人墨客在溪流邊吟詩唱和之景。

“給茶桌、茶盤上漆不難??梢屘沾珊痛笃嵯嘟Y合,我們當初一直失敗。”林維鑾回憶說,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們得到了福建漆藝大師周榕清的指點。

“這兄弟倆,非常謙虛好學。我把傳統(tǒng)技法的竅門及日本的先進技術分享給他們,還經常帶他們去各名家工作室參觀學習。”周榕清贊許地說。

兄弟倆逐漸明白了陶瓷上漆的要領,反復試驗,對一批半成品分別進行浸泡、水煮、暴曬,每天觀察、比對、分析、總結,直到陶瓷與漆面完美貼合。

兄弟倆還嘗試在各種金屬、石頭上進行漆藝創(chuàng)作,并探索運用3D打印技術。

“脫胎漆器以泥土、石膏、木模等塑成胎坯,以大漆為粘劑。比起人工塑形,3D打印技術有三個優(yōu)勢:可以實現(xiàn)個性化的胎坯造型,更加精準;通過建模,可以還原一些復雜的造型;減少了人工成本,效率提高了一倍以上。”林維惠說。

蔭房里“調天氣”

“大漆在我國有數(shù)千年的悠久歷史。我們既然選擇了傳承這項技藝,就要有創(chuàng)新的意識。”林維鑾堅定地說。

兄弟倆從小就跟隨父親,在福州各地的大小寺廟從事修繕、裝飾工作,早就和雕刻、油漆等結下了不解之緣。

“2016年,我們在三坊七巷的一個展廳里看到,一個小小的漆藝茶盤竟標價9000多元。”震驚之余,兄弟倆轉向漆器制作。

“百里千刀一斤漆”——采漆工人通常要走幾百里、割上千刀,才能采到一斤漆。大漆因此價格昂貴,兄弟倆只能通過盡量縮短工期來降低成本。他們精心設計蔭房(陰干的房間),讓光照、溫度、濕度等變得可控。

“天公不作美時,我們就在蔭房里調配‘天氣’。每個作品都要進出蔭房20多次才能完工。” 林維鑾說,漆器制作從木胎切割、裱褙、造型、打磨到揩青、推灰等,每個作品要經過四五十道甚至上百道工序。

“我們希望有更多人接觸大漆工藝,讓大漆工藝品的價格平民化。”林維惠說。

兄弟輛目前已帶出一支數(shù)十人的羅源漆器制作團隊。“就算做到80歲,也要堅持下去。”林維鑾說,他們計劃和羅源縣高級職業(yè)中學合作,開設漆藝展館或課堂。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盛世蓮開】習言道|澳門是偉大祖國的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