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科技進菜園 閩侯種植大戶“連升三級”

市菜科所科技人員在田間指導劉寶莊(右一)使用生物制劑。記者 張笑雪 攝

海峽網11月19日訊 (福州日報記者 張笑雪)深秋時節(jié)的閩侯縣南通鎮(zhèn)蘇坂村,綠油油的菜地里,工人們正忙著采摘各色青菜。一輛皮卡緩緩駛入菜地,車上跳下來一名黝黑的漢子,他是這片菜地的當家人,當?shù)赜忻?ldquo;蔬菜大戶”——劉寶莊。

經營300多畝菜地,雇來70多名工人,日產蔬菜6噸多。“都是托了‘科技惠農’的福,現(xiàn)在種地輕松多了。科技在進步,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得跟上??!”老劉道出了企業(yè)順利轉型升級的奧秘。

品種升級

“緊俏貨”供不應求

眾所周知,“菜賤傷農”的情況時有發(fā)生,但劉寶莊卻沒有因此苦惱。

“蔬菜專家是個‘寶’!種菜品種很關鍵,有專家經常推薦最新品種,我家的菜都是市場上的‘緊俏貨’。”老劉說,他種了幾十年的菜,傳統(tǒng)種植技術都不在話下,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蔬菜外形、色澤和口感的要求越來越高,所以必須在品種上下功夫。

得知種菜大戶的需求,福州市蔬菜科學研究所黨支部書記、研究員高山主動上門提供技術支持,將自主選育的、適合福州土質氣候的最新品種推薦給劉寶莊。技術人員首先與老劉溝通,分析市場行情,隨后持續(xù)指導育苗、種植、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環(huán)節(jié)。

“菜科所推薦的‘美好’黑葉小白菜,口感甜脆,幾個大超市經常供不應求。”說起自家地里的“寶貝”,劉寶莊如數(shù)家珍,“‘福冠’上海青最耐高溫高濕,夏天再熱也能保證賣相,產量比普通品種翻一番。”

“既然幫扶,就要幫到底,保證農戶增產增收。”做科研出身的高山,對待問題從來都是“一抓到底”。近年來,市菜科所結合課題引進推廣了10多個新品種及其配套技術,自主選育的絲瓜801、苦瓜佳美、瓠瓜青美、閩茄3號、閩茄5號等新品種已成為福州市設施蔬菜的新增長點。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市菜科所加大設施蔬菜推廣力度,目前設施蔬菜良種良法栽培普及率達到95%以上,分布于福州市及周邊10多個縣30多個鄉(xiāng)鎮(zhèn),為福州市乃至福建省蔬菜產業(yè)發(fā)展夯實了基礎。

質量升級

“高顏值”蔬菜安全有保障

品種升級了,有個問題卻始終困擾著劉寶莊:夏季暴雨一來,即將收獲的青菜常常被打爛在地里,產量質量雙雙大跌,想建大棚,可成本太高,怎么辦?

“蔬菜品質沒保證,品種再好也白搭。”負責對接劉寶莊的技術人員鄭學立博士決定,一定要幫農戶突破這個瓶頸。經過調研他發(fā)現(xiàn),溫棚必須要建,但怎么建棚可以變通。找準問題的關鍵點后,鄭學立一邊查找各種資料,一邊多次到菜地與農戶探討可行性方案,最終設計出一款經濟實用的簡易小型溫棚,不僅大大降低了成本,還使蔬菜年產量增加了一倍。目前,老劉的“迷你”溫棚面積已達60多畝,周邊農戶也紛紛引進使用。

蔬菜質量好,不僅要有“高顏值”,還必須經得起安全檢驗。隨著“一品一碼”全程追溯體系在福州全面推廣,劉寶莊對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上心。

“賣出去的菜必須經得起安全檢測,不然害人害己。”老劉告訴記者,為了避免農藥殘留超標,市菜科所技術人員定期上門指導。“按照他們說的劑量、次數(shù)噴灑,保證錯不了。”老劉說,技術人員還會耐心指導他使用各種新型的低毒農藥和生物制劑,電話解決不了的,就上門手把手教。

“農戶的需求,就是我們科技服務的方向。”高山說,為了便于向農戶傳播技術,市菜科所開展“菜園筑夢惠三農”行動,組建了以黨員為骨干的瓜果類、茄果類、綠葉菜類和蔬菜植保四個專家志愿服務隊,通過互動交流、現(xiàn)場教學培訓和遠程跟蹤指導等多種便民服務通道,將農業(yè)技術送到田間地頭。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共組織科技人員下鄉(xiāng)40余次,服務農民3000多人次,解決技術問題近百個。

銷售升級

對接電商“做大做強”

在與技術人員的長期溝通中,劉寶莊聊起他的困惑:我年紀這么大了,以后這片地誰來種?原來,他的兒子大學畢業(yè)后留在福州市區(qū)工作,對回來“接班”遲遲下不了決心。

“現(xiàn)在城里蔬菜價格好,網上買菜可以直接送到家,你兒子不就是學這個專業(yè)的嗎?”技術人員一席話讓老劉眼前一亮。全家人召開“家庭會議”后,老劉的兒子決定回來把自家蔬菜產業(yè)“做大做強”。

“我大學的專業(yè)就是電子商務。民以食為天,干這行錯不了!”小劉說,回家后,他立即注冊了“福州寶莊農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隨后升級銷售渠道,一方面與永輝等大型商超建立農超對接,一方面與樸樸等電子商務平臺建立持續(xù)供應鏈。如今,他家蔬菜的電商銷售比例已經占到銷售總額的三成,總產值增加了近五成。

“多與農戶交心,就能多角度幫他們提高科技致富能力。”這是市菜科所所長陳秀娟的工作心得,也是她以女性特有的視角對工作進行的觀察與思索。在她的帶領下,市菜科所正將科技深入“菜園”,深入“民心”,筑夢“三農”。

責任編輯:黃仙妹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國貿地產旗下高新人才北京公司揭牌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