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地鐵軌道檢修工開始了“暴走”檢修。(福州地鐵 陳鶴 供圖)
海峽網9月3日訊(東南網記者 馮川葉 實習生 黃家琪)深夜11點,隨著末班車進站,福州地鐵一整天的運營正式結束,這座城市也從忙碌喧囂漸入寂靜。但此時,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穿上反光衣,戴好安全帽,拿好工具箱,前往檢修地點,準備開啟一天的工作。他們,就是地鐵軌道檢修工。
暴走7公里
精準“體檢”每一寸鋼軌
軌道是機車運行的基礎,直接支撐著電客車的車輪,并引導其運行。軌道幾何尺寸正確與否,對電客車的安全運行、乘客的乘坐舒適度、設備的使用壽命和養(yǎng)護成本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為了快速采集線路的軌距、水平、高低、軌向等技術參數,對線路設備狀態(tài)做出科學與精準的評定,線路檢修工采用先進的軌道檢查儀對線路進行平推檢查。地鐵鋼軌每天經過上百列電客車碾壓,其軌道幾何尺寸會發(fā)生“潤物細無聲”般的變化。線路檢修工通過使用軌道檢查儀檢測和手工復核檢查的方法,嚴格按照線路幾何尺寸檢測周期對軌道進行“體檢”,不放過每一寸鋼軌和每一個超限參數的可疑之處。“探傷儀2臺,軌檢儀1臺、頭燈5個……”凌晨12點10分,福州地鐵集團運營分公司維修中心工建車間綜合工班在施工地點準時進入隧道。在進入隧道前,綜合工班工班長馮智將所有人攜帶的物品進行清點,并一一記錄在本子上。這是每次作業(yè)前后必經的程序,帶了多少工具進去,都得一件不少再帶出來,目的是防止隨身物品遺留在線路上,給行車帶來安全隱患。
檢查完所有物品后,馮智和同事們推著80多斤重的軌檢儀,拿著軌距尺和檢查記錄本,開始了當天的工作——線路幾何尺寸檢查。黑漆漆的隧道里,軌檢儀的滑輪經過每一寸鋼軌時他們都聚精會神、謹慎評判,生怕有半點閃失。在平推檢測過程中,他們需要集中精力緊盯軌道檢查儀,檢測每一處軌道的數據,專注每一毫米的數據精度。
來回7公里的路程,白天地鐵列車7分鐘之內就能走完,晚上軌道檢修工徒步平推檢測要走上3個多小時。幽邃的隧道內悶熱潮濕,檢修工人們也濕透了衣服。隧道內,除了工具的碰撞聲,就是大家低聲交談的報數據聲,時間不知不覺到了凌晨4點,檢查人員終于檢查完施工區(qū)間。拭去臉上的汗水,馮智招呼大家清點物品準備出軌行區(qū)。檢測工作結束后,工人們還要負責分析校核數據,評定軌道質量,整理超限處所,書寫檢測報告。
忙碌到凌晨
細致檢修每一顆螺栓
一組岔道有120顆螺栓,尖軌與基本軌的間隙在2毫米內才能正常鎖閉,間隙超過4毫米就不能鎖閉。馮智說,軌道檢修是一項細致活,每個螺栓每個扣件都需要進行細致檢查,如果疏忽遺漏任何一個零件,都可能造成嚴重后果。所以,每一步馮智都走得非常緩慢,檢查得格外細致。
探傷檢修更是辛苦,它要求工人每25米要彎腰下蹲檢查一次,一次檢查3分鐘,然后再起身前往下一個檢查點,如此反復行走7公里。“檢修軌道的工作看似簡單,但是堅持下去并不容易。”頻繁的起蹲和彎腰動作不僅十分消耗體力,而且容易造成腰椎間盤突出。
檢查人員需要集中精力時刻盯著屏幕看軌檢儀上顯示的波形圖,必須做到“眼疾手快,速度均衡,謹小慎微”。軌檢儀上若有細小變化,就需要及時到現場進行檢查,查看問題原因并盡快解決。盯得時間長了,眼睛會很疲勞,軌道檢修工們早已習慣。
這樣的“暴走”,馮智和他的伙伴們幾乎每天都在堅持。“巡檢到凌晨4點,并不意味著我們能下班。”馮智說,在軌道巡檢結束后,他們必須在辦公室等待首班車運行完畢,確保安全才能回去休息。遇到大型作業(yè)時,下班時間會更晚。
苦中也有樂
齊心共守每一刻安全
福州地鐵集團運營分公司維修中心工建車間綜合工班成立于2015年12月,承擔著福州地鐵1號線場段及正線76.33公里共3053根鋼軌的探傷工作。
在這個年輕的團體中,最小的成員22歲,最大的也才34歲。他們默默無聞地為這個城市奉獻努力著,日復一日重復著枯燥的工作,卻與精益求精相連,散發(fā)出屬于線路檢修工的獨有魅力,在黑白顛倒的生活里養(yǎng)護每一根鋼軌,確保行車安全。
“年輕人晚上可能會聚餐、喝酒、擼串、泡吧,或者陪女朋友逛街,但是這些我們都做不到。”馮智說,與許多年輕人不同,他們的黑夜屬于寂靜悠長的地鐵隧道,而他們的白天必須用來補眠,只為以飽滿的精神迎接下一個夜晚。
“有時候被人嘲笑‘沒朋友’,但我們也有簡單的快樂。”夏天凌晨的隧道十分悶熱,這群人在這里揮汗如雨,休息時閑聊幾句便可驅散所有疲勞,他們是這樣甘于辛苦樂觀堅持。對馮智來說,工作中最難忘的不是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每天確保行車安全的踏實和深厚溫暖的同伴情誼。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十幾萬黃金藏草席被誤扔!全城搜尋!2019-09-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