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原標題:工會送藝進廠點亮文化“孤島” 大北嶺上響起葫蘆絲樂聲

工會干部牽頭照亮職工精神世界 大北嶺上響起葫蘆絲樂聲

葫蘆絲演奏課。

福州新聞網7月16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朱榕/文 鄒家驊/攝)每周三晚7點,位于晉安區(qū)宦溪鎮(zhèn)的福建思嘉環(huán)保公司食堂里,總會響起葫蘆絲悠揚的樂聲,讓北嶺之夜變得文藝而溫情。為了掃除宦溪工業(yè)區(qū)職工的“文化死角”,晉安區(qū)總工會建設了“大北嶺工人藝學堂”,為職工教授樂器演奏、書法、攝影、寫作等課程。經過2年多的建設,越來越多職工加入,飄蕩的樂聲恰似工人流動的心曲,為廠區(qū)增添了色彩。

“藝學堂”豐富“廠孩”童年

走進園區(qū)最大企業(yè)福建思嘉環(huán)保公司的食堂,占地150多平方米的“藝學堂”位于一隅,木格柵隔出一塊空間,分為兩個教室,黑板、課桌、譜架、樂器、毛筆架、圖書角等應有盡有,彌漫著書卷氣。

“藝學堂”外面,貼著一張課程表,每周三19:00~21:00教授葫蘆絲,每周六19:00~21:00開設書法課程,周六或周日開設作文課,攝影班不定時開課。每周,工會的文化志愿者服務隊都會上山,免費將各種藝術課程送到廠里。

今年10歲的王博是藝學堂的“???rdquo;。2年多的學習,他已經能彈出不少曲子,如《月光下的鳳尾竹》《新年好》等,去年六一節(jié),他和其他職工孩子在學校演出中好好露了一手。“老師教得很認真,我們每學會一首曲子,都很有成就感。”王博說。

由于父母工作忙,和王博一樣,工業(yè)區(qū)的大多數(shù)孩子的童年都在廠里度過,玩泥巴、追逐打鬧,單調而寂寞。

“光我們廠的孩子就有70多名,我們也想給孩子報興趣班,但工廠離城太遠,實在沒空。”思嘉環(huán)保公司工會主席陳秋榕說。

現(xiàn)在“藝學堂”期期爆滿,葫蘆絲演奏尤其受歡迎,除了放暑假回老家,很多孩子都一節(jié)不落地上完了。“學會一門才藝后,感覺孩子更有自信了。”陳秋榕說。

工會干部牽頭照亮職工精神世界

說起“藝學堂”,不得不說到黃文樂。他是省總工會派駐福州晉安總工會的掛職干部,2017年,他在宦溪鎮(zhèn)工業(yè)園區(qū)調研時,發(fā)現(xiàn)因為廠區(qū)地處偏僻,很多職工長時間呆在廠區(qū),下班不是玩手機,就是呼呼大睡。

“身為異鄉(xiāng)人,城市的繁華與他們無關,鄉(xiāng)村的熱鬧也沒有對他們開放。”黃永樂思索著。怎么給這座文化“孤島”注入活力?經過前期調查、選址,當年10月,“大北嶺工人藝學堂”在宦溪工業(yè)區(qū)成立。黃永樂利用自己在文藝圈的私人關系,請來了美術學院學生、攝影師、作家等當志愿者,開設了職工美術班、音樂班、寫作班、書法班等,甚至有一期還請來了著名教授孫紹振。

經過葫蘆絲演奏培訓,職工、子女和家屬組成的“北嶺工人民樂隊”,多次登臺獻演;書法課的墨香,默默傳遞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手機攝影課,讓職工用手機拍出故鄉(xiāng)的“模樣”;繪畫課,帶孩子攀登宦溪古驛道,了解當?shù)貧v史和人文,喚起身份認同;寫作課,讓大人孩子在書寫中,學會自我表達;端午節(jié)活動,在外打工的媽媽們第一次學會了包粽子……

“以前廠區(qū)都是靜悄悄的,就是在宿舍區(qū),也沒多少聲音,特別是到了夜里?,F(xiàn)在熱鬧多了。”陳秋榕感慨地說。

職工的表現(xiàn)也出乎老師們的意料。寫作課上,員工魏桃鳳寫了以前同事巧花的故事,還有一位工友回憶了小學老師為自己墊付20元學費的舊事,原生態(tài)的寫作、細膩的情感打破了人們對廠區(qū)職工的固有印象。“黃文樂一直在鼓勵我,現(xiàn)在我經常寫一些小文章,發(fā)給他指點一下。”魏桃鳳說。

“我們希望,能讓職工在打工謀生之余,擁有更多精神空間和審美意識。”黃文樂希望,文化的輸入能為職工的人生帶來正能量。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上空鋪滿了絕美晚霞,你看到了嗎?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